江行十首 其二

春江彻底清,沙尾见潮生。
朝气嘘成雾,南风战作晴。
岸移看树远,船稳信波平。
览尽江山胜,还悲万古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行十首 其二》是宋代诗人李纲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历史情感的哀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介绍:李纲(生卒年不详),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他祖籍福建,因避战乱而移居江南。李纲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为抵御外敌入侵做出了重要贡献。
  2. 诗歌原文:春江彻底清,沙尾见潮生。朝气嘘成雾,南风战作晴。岸移看树远,船稳信波平。览尽江山胜,还悲万古情。
  3. 诗句解析:这首诗的前两句“春江彻底清,沙尾见潮生”描绘了春天江水清澈透明的景象,以及沙滩上潮水的涌动。第三句“朝气嘘成雾,南风战作晴”则通过拟人的手法,将早晨的雾气和南风的吹拂比作战斗,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接下来的四句“岸移看树远,船稳信波平”则通过观察两岸的景色和船只的稳定,表达了诗人的平静与喜悦。最后两句“览尽江山胜,还悲万古情”则是在赞美了眼前的美景之后,流露出对历史的深深感慨,感叹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沧桑。
  4. 主题思想:《江行十首 其二》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位抗敌英雄,面对战争和历史的变迁,依然保持坚定信念和积极态度的精神风貌。
  5.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生动的画面感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江水、沙岸、树木、船只等元素巧妙地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而在情感表达上,诗人则通过对比的方式,将眼前的美景与历史的情感相结合,使得整首诗既有视觉的美感,又有心灵的震撼。
  6. 文化意义:《江行十首 其二》这首诗不仅是李纲个人创作的重要作品,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面貌,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才华。同时,这首诗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研究宋代文学和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

《江行十首 其二》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李纲作为一位文人的才情和胸怀,更是体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使其成为了我国古代文学的一朵奇葩,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