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其二 九日与诸季登高

客中重九共登高。
逼烟霄。
见秋毫。
云涌群山,山外海翻涛。
回首中原何处是,天似幕,碧周遭。
茱萸蕊绽菊方苞。
左倾醪。
右持螯。
莫把闲愁,空使寸心劳。
会取八荒皆我室,随节物,且游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城子 其二 九日与诸季登高》是宋代诗人李纲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对其内容进行介绍:

  1. 诗歌原文
    客中重九共登高,逼烟霄。见秋毫。云涌群山,山外海翻涛。回首中原何处是,天似幕,碧周遭。茱萸蕊绽菊方苞。左倾醪,右持螯。莫把闲愁,空使寸心劳。会取八荒皆我室,随节物,且游遨。

  2. 诗歌赏析

  • 主题鲜明,情感深沉: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家国的深切思念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节日活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特殊时刻的心境变化。
  • 意象丰富,意境高远:诗中“云涌群山”等景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和独特见解。同时,通过“茱萸蕊绽菊方苞”等细节,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 语言简练,韵味悠长:整首诗歌结构严谨,语言简练,富有韵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这首诗作于北宋末年,即南宋初年。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岌岌可危。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李纲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家国的忧虑和对生活的热爱。
  • 作者生平:李纲(1083~1140年),字伯纪,江苏无锡人。他是北宋末、南宋初的重要抗金名臣,与赵鼎、李光、胡铨等人并称为“南宋四名臣”。他在政治、军事和文学上都有杰出的成就。

《江城子 其二 九日与诸季登高》不仅展示了诗人深邃的艺术修养和独特的审美追求,也体现了他对家国情怀的深厚情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诗歌的魅力及其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