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 其二 塞上词

边城寒早。
对漠漠暮秋,霜风烟草。
战□长闲,刁斗无声,空使荷戈人老。
陇头立马极目,万里长城古道。
感怀处,问仲宣云乐,从军多少。
缥缈。
云岭外,夕烽一点,塞上传光小。
玉帐尊罍,青油谈笑,肯把壮怀销了。
画楼数声残角,吹彻梅花霜晓。
愿岁岁静烟尘,羌虏常修邻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喜迁莺·其二》是宋代李纲的一首塞上词。此词通过描绘秋寒初起、雁南飞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故乡和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下面将进一步了解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宋代文学家、政治家李纲,字彦章,号梁溪先生,其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擅长咏史和散文,尤其以“靖康传信录”记录了北宋灭亡的历史事件,成为后世研究的宝贵资料。
  • 李纲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的战斗诗篇,又有深沉内省的抒情词作。他的词作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以及个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1. 诗歌原文
    边城寒早。对漠漠暮秋,霜风烟草。战 长闲,刁斗无声,空使荷戈人老。陇头立马极目,万里长城古道。感怀处,问仲宣说快乐,从军队多少。

  2. 诗歌赏析

  • 词中“边城寒早”、“漠漠暮秋,霜风烟草”等描述,营造出一个清冷而略带萧瑟的秋日景象。这种景象不仅衬托出边疆的孤寂与凄凉,也暗含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 “战 长闲,刁斗无声,空使持枪人老”则表达了战争带来的无奈与哀伤。词人通过这些句子传达了一种对于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同时也流露出对士兵们牺牲与辛劳的同情。
  • “陇头立马极目,万里长城古道”两句,通过远望万里长城,表达了一种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以及对家乡故土的深切怀念。
  1. 创作背景
  • 《喜迁莺·其二》的创作背景是南宋时期,当时的国家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李纲作为一位文人墨客,其作品中自然少不了对国家命运和个人情感的关注。通过对边塞景象的描绘,词人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对和平时代的向往以及对战争带来的破坏的痛惜。

《喜迁莺·其二》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边塞诗,它更是李纲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边城秋景的描绘,词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厚意以及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眷恋。这首词不仅展示了宋代边塞诗的特点,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社会责任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