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妇谣

村妇相将入城去,呵之不止问其故。
我闻官中新粜米,比似民间较钱数。
常平常平法甚良,先帝惠泽隆陶唐。
愿尔官吏且勤守,无使斯民流异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村妇谣》是李若水的作品,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农村基层官员的劝诫。诗中通过描绘农村基层官员与一位村妇的对话,揭示了农村政策的一些问题和官员的职责。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文学作品:

  1. 作品概述
  • 作者介绍:《村妇谣》是宋代诗人李若水所作。
  • 作品背景:创作于宋朝时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政治问题。
  1. 诗歌原文
  • 诗句:村妇相将入城去,呵之不止问其故。
    “村妇相将入城去”描述了一位村妇欲进城,却被官吏呵止的情景。
  • 诗句:我闻官中新糶米,比似民间较钱数。
    “我闻官中新粜米”反映了官吏对农民利益的忽视。
  • 诗句:常平 常平法 甚良,先帝惠泽隆陶唐。
    “常平法甚良”提到了常平法的优点。
  • 诗句:愿尔官吏且勤守,无使斯民流异方。
    “愿尔官吏且勤守”表达了对官吏职责的期望。
  1. 主题思想
  • 劝诫官吏:通过对话形式,批评了那些不重视民生、只顾自身利益的农村基层官员。
  • 关注民生:诗中提到的新粜米等政策,反映出作者关注农民的生活状况和利益问题。
  • 政治反思:反映了当时政治制度中的一些问题,如官僚体系对民生的忽视。
  1. 文学价值
  • 艺术手法:采用了对比和对话的方式来表达观点,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语言风格: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易于理解,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 历史价值:作为宋代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能够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政治环境。
  1. 社会影响
  • 引发讨论:这首诗引发了人们对当时农村政策和官员职责的广泛讨论。
  • 教育意义:通过这首诗,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官场风气和社会问题。
  • 文化传承:作为文学作品,它也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

《村妇谣》不仅是一首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诗歌,更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的文学作品。这首诗通过对农村基层官员的批评和劝诫,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民众福祉的追求。在当今社会,这首诗依然具有启发人们深思的价值,让人们不忘历史的教训,关注现实的问题,努力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