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渔舟

晚晴吏退漫凭栏,注目溪光巧映山。
忽见渔郎轻荡桨,宛如相见在花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观渔舟》是宋朝李流谦的作品。以下是关于这部文学作品的介绍:

  1. 文学地位与成就
  • 作者生平:李流谦,字天羽,号澹齐集者,汉州德阳(今四川广汉)人。其以文学见长,著作颇丰,有《澹齐集》八十一卷等文献传世,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 作品影响:《观渔舟》作为李流谦的代表之作之一,不仅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审美情感,还体现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世界。
  1. 作品原文与译文
  • 原文节选:晚晴吏退漫凭栏,注目溪光巧映山。忽见渔郎轻荡桨,宛如相见在花间。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渔人在夕阳下划船的景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 现代翻译:晚晴官吏退职后悠闲地凭栏远望,专注地凝视着溪水的光影巧妙映射于山间。忽然看到渔夫轻荡着小船,就像在花丛中与对方相见一般。
  1. 写作背景与赏析
  •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流谦的个人经历有关,也可能是他观察并感悟到的自然景象。诗人在官场沉浮后选择归隐田园,通过诗歌表达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简单生活的热爱。
  • 作品赏析:通过对《观渔舟》的欣赏,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生活细节的独特捕捉以及对美好自然景观的无限赞美。诗中的“渔舟”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

《观渔舟》不仅仅是一首描写渔人的诗歌,它还是宋代文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是他们对于自然、对于生活的一种独特理解和表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