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瑞林院

薄暮丹洋宿,嵌岩下百层。
饥鸢鸣独木,鼯鼠抱寒藤。
坏屋惟馀佛,空廊不见僧。
古人经世志,客寝每宵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瑞林院》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而非宋代诗人李洪的作品。王维的这首诗描绘了黄昏时分的瑞林院景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古人经世志业的感慨。以下是关于王维及其作品的相关介绍:

  1. 诗人背景
  •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朝著名诗人、画家,有“诗佛”之称。他的诗歌在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孟浩然并称“王孟”,其诗作多描写山水田园风光,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禅意。
  1. 作品原文
  • 薄暮丹洋宿,嵌岩下百层。
  • 饥鸢鸣独木,鼯鼠抱寒藤。
  • 坏屋惟余佛,空廊不见僧。
  • 古人经世志,客寝每宵兴。
  1. 作品赏析:《过瑞林院》是王维对瑞林院夜晚景象的描绘,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幽美的山林图景。诗句中的“薄暮丹洋宿”形象地描述了傍晚时分天空的颜色和光线,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而“饥鸢鸣独木”则描绘了孤独的鸟儿在枯枝上啼鸣的情景,增添了一丝凄凉之感。最后两句“古人经世志,客寝每宵兴”则是对过往人物留下的历史痕迹以及自己在此留宿时的心情抒发,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2. 文学价值

  • 作为唐代文人的代表之一,王维的诗歌在艺术表现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其诗中蕴含深厚的哲学意味和禅宗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过瑞林院》不仅仅是一篇简单的景物描写文章,它背后蕴含着深邃的哲理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对王维及其作品的探讨,人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古典诗词的魅力,还能进一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