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抱秋霜绿玉君,一林风月有司存。
吟边不领闲公事,报了平安听掩门。
看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看竹》是清代的一部山水画作品。下面将介绍这部画作:
画作简介:《看竹图》,这是一幅清代的山水画,其创作年代为壬戌年,即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由画家毛奇龄所题。此画描绘了吴中地区的风景,特别是竹溪滨的景象,体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
画家背景:《看竹图》的创作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典故。毛奇龄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画家,还是一位学识渊博的文人。他通过这幅画作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画作赏析:《看竹图》以其精湛的艺术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赢得了后人的喜爱。画面中的山水、竹子以及人物都以极其细腻的笔触展现出来,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尤其是那竹林深处传来的悠扬笛声,更是让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世的理想之地。
历史典故:《看竹图》不仅是一幅艺术作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看竹”这一典故的代表。据传,晋代王徽之爱竹,有一次路过吴中,发现一士大夫家有好竹,便直接造访竹下,讽啸良久,甚至想出门离去,但被主人闭门拒绝。最终主人留客畅饮,两人尽欢而散。这个典故后来演变成“看竹”这一成语,用来形容名士不拘小节的行为。
《看竹图》作为清代的重要艺术作品,不仅在艺术价值上独树一帜,而且在文化传承上也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通过了解这幅画作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可以更好地欣赏其艺术魅力并深刻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