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皇南郊礼成

严更频报夜何其,万甲声传远近随。
栀子灯前红炯炯,大安辇上赴坛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上皇南郊礼成》是北宋时期的一首诗,由宋代诗人苏颂创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苏颂,字子容,北宋泉州(今福建泉州)人,后徙居润州(今江苏镇江)。他学识渊博,无所不通,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及第。在宋神宗即位后,他累擢知制诰,因拒绝草拟李定除监察御史里行的制词,罢守工部郎中,次年(1043年)出知婺州。元祐初,拜刑部尚书,迁吏部兼侍读。
  1. 诗歌原文
    惟皇继天,宅位三禩。灵德及远,嘉生茂遂。仲冬月良,一阳气至。上将告成,礼严肆类。自庙徂郊,万灵拱卫。天收宿雰,日丽佳气。月逾既望,再登午陛。对越苍祗,配以太帝。奠玉酌匏,升烟燎币。志尽虔恭,备成熙事。玉舆旋衡,欢声沸渭。皇专乃诚,下蒙厥惠。

  2. 诗歌鉴赏

  • 主题与背景:诗中“惟皇继天”表明了帝王的正统和天命。“宅位三祀”则显示了对天地的敬畏之情。
  • 意象描绘:《上皇南郊礼成》中的自然景象如“天收宿雰”、“日丽佳气”、“月逾既望”,都生动描绘了南郊大典的庄严与神圣。其中,“自庙徂郊”和“万灵拱卫”表达了祭祀仪式的神圣性和庄重性。

通过对《上皇南郊礼成》这首诗歌的分析,不仅可以看到诗人对天地自然的赞美和敬仰,还可以感受到宋代文化背景下的政治与宗教融合的独特风貌。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作品的展示,也是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的一种反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