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乍收,小院尘消,云淡天高露冷。
坐看月华生,射玉楼清莹。
蟋蟀鸣金井。
下帘帏、悄悄空阶,败叶坠风,惹动闲愁,千端万绪难整。
秋夜永。
凉天迥。
可不念光景。
嗟薄命。
倏忽少年,忍交孤令。
灯闪红窗影。
步回廊、懒入香闺,暗落泪珠满面,谁人知我,为伊成病。
采明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采明珠》是一首唐代的诗歌,由杜安世创作。以下是对《采明珠》的介绍:
- 作者简介:《采明珠》的作者是杜安世,他是宋代的一位文学家。杜安世生活在北宋时期,他的生平事迹不详,只知道他在文学上有一定的造诣,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作。他的诗歌风格独特,语言精炼,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使作品充满了艺术的魅力。
- 诗歌原文:《采明珠》这首诗共九十七字,分为前片后片两部分。前片有九句,后片有十一句,押韵的诗句共有十二句。前片的第二、四、五、九句和后片的第一、二、三、四、六、七、十一句都押了仄声韵,这在古代诗歌中是一种常用的韵律形式,有助于增强诗歌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 诗歌主题:虽然《采明珠》的具体内容不为人知,但通过诗歌的语言风格和意境来看,它可能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感慨。杜安世可能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如诗中的“或采明珠,或拾翠羽”,可能意味着无论是采摘明珠还是拾起翠羽,都是对美的追求。
- 诗歌赏析:从《采明珠》的字面上看,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夜晚场景。诗人坐在院子里,欣赏着月华洒满清冷的玉楼,听着秋风中蟋蟀的鸣叫。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然而,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忧愁,因为即使是这样宁静美好的环境,也无法完全驱散他心中的烦忧。
- 诗歌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是诗人在宋神宗熙宁年间(约公元1068年-1077年)创作的。这个时期的社会环境相对和平,文人墨客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怀。因此,《采明珠》可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它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
尽管《采明珠》的具体信息有限,但它所展现的文学魅力和文化价值是不容忽视的。杜安世通过这首简短的诗歌,成功地传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