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公当日此徜徉,千载空馀一径荒。
林壑久应无小草,石泉今即是甘棠。
江山似恨功名误,花竹犹含笑语香。
投老西州知不反,可堪垂涕笛筝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谢公当日此徜徉,千载空馀一径荒。
林壑久应无小草,石泉今即是甘棠。
江山似恨功名误,花竹犹含笑语香。
投老西州知不反,可堪垂涕笛筝傍。
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宿东山寺》。这首诗是李白在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游历东山时所作。这首诗描绘了东山的山水风光,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中“宿东山寺有谢公井存焉”一句,指的是诗人住宿在东山寺时,发现了一个名为“谢公井”的古井。谢公井据说是晋代名士谢安隐居的地方,因此被称为谢公井。李白在此处宿留,可能是因为他被东山的美景所吸引,或者是因为他想寻找一处清幽之地以抒发自己的情感。
这首诗的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体现了李白的豪放与才情。同时,它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