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张乐潜

从渠儿辈错书獐,自写新诗细作行。
门外满生书带草,林间知有德星堂。
流匙已厌青精滑,蘸甲须尝白堕香。
只恐笑谈须此老,又教天下起冯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张乐潜》是宋代诗人汪藻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与友人深厚的情谊,而且透露出他对于学问与生活的感悟。下面将围绕这首诗展开详细分析:

  1. 诗歌原文
  • 从渠儿辈错书獐:描述了年轻的学子们在学习上或许有些误区和错误,而作者以一种诙谐的方式表达了对他们的宽容态度。
  • 自写新诗细作行:反映了作者自己创作诗歌的细心和努力,以及他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执着。
  • 门外满生书带草:描绘了庭院中生长着茂密的书带草,象征着知识的丰富和学识的深厚。
  • 林间知有德星堂:暗示了在树林间可能有一座供奉着智慧之星的殿堂,比喻学问的高深莫测。
  • 流匙已厌青精滑:意味着已经厌倦了追求世俗享乐的生活,转而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充实。
  • 蘸甲须尝白堕香:暗喻需要通过亲身实践来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如同品尝美酒一样充满风味。
  1. 诗歌鉴赏
  • 友情:这首诗不仅仅是对朋友才华的一种赞赏,更是两人友谊深厚的象征。汪藻通过自己的诗句向朋友表达敬意和支持。
  • 学问的追求:诗中的“门外”与“林间”象征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表明作者对于学问有着不懈的追求和探索。
  • 生活的态度: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如书带草、德星堂等,反映出诗人对简朴、淡泊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精神世界的重视。
  1. 作者背景
  • 生平简介:汪藻,字彦章,江西德兴人,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文人。他的诗词作品流传至今,显示了他在文学领域的成就和贡献。
  • 政治生涯:汪藻在高宗朝担任要职,曾先后担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等职,其政治生涯反映了北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文人的困境与担当。

汪藻的《次韵张乐潜》不仅是一首赞美友情和学问的诗歌,更是一种对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的思考。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传统美德的传承与现代文化的交融,从而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