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送袁陟通判抚州

上林珊瑚枝,太液琉璃波。
孔鸾相徘徊,凫鴳不敢过。
嘉树日零落,清流成恶腐。
凡鸟斗嬉鸣,珍群摇翮去。
去兮将安之,江山敛羽仪。
何时复来还,聊以三岁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五言送袁陟通判抚州》是宋代沈遘的一首古诗,全文如下:

上林珊瑚枝,太液琉璃波。孔鸾相徘徊,凫鴳不敢过。嘉树日零落,清流成恶腐。凡鸟斗嬉鸣,珍群摇翮去。

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比喻,描绘了自然景物的变迁与生命的无常。诗中提到的“上林珊瑚枝”和“太液琉璃波”等词汇,都极具象征意义。其中,“珊瑚枝”象征着珍贵而脆弱的美,而“太液琉璃波”则代表着清澈见底的美景。诗中通过对比“孔鸾”(孔鸾鸟,常比喻贤能之人)与“凫鴳”(一种水鸟,常用来形容不肖之徒),强调了不同品质的人对待环境的不同态度,以及美好事物的消逝和生命的价值。

在文学价值方面,《五言送袁陟通判抚州》不仅展现了沈遘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还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的思考。诗中的自然景象被赋予了深刻的情感色彩和哲理内涵,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此外,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诗歌的特点,即善于运用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来表达情感和思想,同时也注重音韵的和谐与诗歌的整体美感。

《五言送袁陟通判抚州》不仅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了解宋代诗歌风格和沈遘个人创作风格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不仅可以欣赏到优美的诗句,还能深入理解诗人的人生观和社会责任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