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二林寺 其三

游人多入东林寺,将谓西林景不如。
我策短筇行半日,水声松韵更清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东西二林寺 其三》是宋代诗人沈与求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诗歌原文
    游人多入东林寺,将谓西林景不如。
    我策短笻行半日,水声松韵更清虚。

  2. 诗人介绍
    沈与求,宋代文学家、画家,他的诗歌和绘画作品在当时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3. 诗歌鉴赏

  • 首句点题:诗的开头“游人多入东林寺”便点明了东林寺在游客中的地位,暗示了它的热闹与游客众多。
  • 对比手法:“将谓西林景不如”通过预设一个观点,即认为东林寺的景色更胜一筹,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效果。
  • 自然描写:诗中的“水声松韵更清虚”描绘了诗人在东林寺内行走时的自然美景,营造出一种清幽脱俗的氛围。
  1. 主题思想
  • 对比突出:通过对东林寺和西林寺景色的对比,强调了东林寺在诗人心中的特殊地位。
  • 情感寄托:诗中蕴含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

《东西二林寺 其三》不仅是一首描绘庐山风光的诗作,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和审美情趣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