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永堂

落日照江东,思君讯便风。
栖迟定何处,约莫过残冬。
小隐时曾到,安书久未通。
自怜心易老,盘屈似寒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永堂》是宋代诗人沈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收录在《庸斋小集》中。下面将详细介绍《寄永堂》:

  1. 作者简介
  • 沈说是宋龙泉人,字惟肖,能诗,并有《庸斋小集》传世。
  1. 原文节选及赏析
  • 原文:《寄永堂》的原文如下:“落日照江东,思君讯便风。栖迟定何处,约莫过残冬。小隐时曾到,安书久未通。自怜心易老,盘屈似寒松。”
  • 译文注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受。诗中描绘了日落时分的江边景色,以及随风传来的消息和对友人未来的猜测。诗人用“自怜心易老,盘屈似寒松”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坚韧与不屈。
  • 作品赏析:沈说通过《寄永堂》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倾向,即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理想。
  1. 创作背景
  • 《寄永堂》创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诗人通过描写江边的日落和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对人生、时间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寄永堂》不仅是沈说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宋代文化背景下文人心态的真实写照。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沈说高超的艺术成就,也反映了宋代社会文化的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