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为陕县令,我实康公孙。
始祖有遗烈,托君访其存。
夫君有诗来,题云石柱村。
石柱之始立,于古无所根。
就勒分陕铭,惟唐人之言。
既历年所多,首尾无完文。
难以从考正,将焉求其源。
我患读书寡,知识无过人。
经书史传外,不能破群昏。
从长卿公羊,宜自陕而分。
从君陈毕命,宜成周而云。
二者兼取之,于义似或尊。
分政东西郊,可以陕洛论。
此说如近之,庶几缓纷纭。
甘棠之蔽芾,石柱之青新。
当时之盛事,予不得而亲。
二南之正化,二公之清芬。
千载之美谈,予可得而闻。
弃经而任传,儒者固不遵。
作诗以明之,驰此庸报君。
和陕令张师柔石柱村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陕令张师柔石柱村诗》是宋代著名文学家邵雍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承载着历史、文化及哲学思考的重要文献。
《和陕令张师柔石柱村诗》的创作背景与诗人的身份有着密切的联系。邵雍作为宋朝的代表作家,不仅在文学上有卓越的成就,还涉猎广泛的学术领域。他的诗歌创作多以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个人情感见长,而《和陕令张师柔石柱村诗》则是其作品中的佳作。
从诗歌的内容来看,邵雍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象征手法。诗中的“始祖有遗烈,托君访春存”表达了对先祖的敬仰以及对历史遗迹的关注。这种写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深度,也展现了邵雍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艺术形式上,邵雍的诗歌简洁明快,语言朴实无华。这种风格使得诗歌更容易被大众理解和接受,同时也反映了邵雍追求自然美的艺术理念。
《和陕令张师柔石柱村诗》不仅仅是一首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诗歌,更是邵雍文学造诣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领略到古代文学的魅力,还能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