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三十六首 其二十五

九月气乍肃,衰柳犹有蝉。
霜外疏钟断,风馀清籁传。
千山乱远月,一鹗摩高天。
自非出世人,而敢危行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怀三十六首·其二十五是宋代诗人邵雍的作品,诗中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以及作者的感慨和志向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秋天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首先,诗句“九月气乍肃,衰柳犹有蝉”描绘了深秋季节的氛围,秋风渐凉,杨柳依旧在风中摇曳,而知了的叫声也透露出夏天的余韵。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季节的变化,也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界生命力的顽强。

“霜外疏钟断,风馀清籁传”进一步展示了深秋时节的宁静与深远。随着霜降之后,原本响亮的钟声变得稀薄,只有风吹过树梢留下的细微声响,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这样的描写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画面感,更深化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千山乱远月,一鹗摩高天”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飞翔、高瞻远瞩的向往。在这里,“远月”和“高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示了诗人渴望超越平凡,追求更高远的目标。这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对人生态度的一种体现。

通过对《秋怀三十六首·其二十五》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到邵雍以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自己面对自然变化时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仅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也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和思考空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