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气乍肃,衰柳犹有蝉。
霜外疏钟断,风馀清籁传。
千山乱远月,一鹗摩高天。
自非出世人,而敢危行言。
【注释】:
- 秋怀三十六首:作者自编的一组诗,共三十六首。
- 九月气乍肃:九月天气开始变冷。
- 衰柳犹有蝉:柳树虽然已经凋零了,但是树上还有知了鸣叫。
- 霜外疏钟断:寒风吹落了远处的钟声,声音显得遥远而稀疏。
- 风余清籁传:风吹动树叶发出的声音,仿佛在传递着某种信息。
- 千山乱远月:远处的山峦在月光下显得朦胧而遥远。
- 一鹗摩高天:一只雄鹰展翅飞翔在高高的蓝天上。
- 自非出世人:如果不是出自凡俗的人。
- 而敢危行言:却敢于说出这样的话。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自然风景画。全诗以“秋”为题,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色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首联“九月气乍肃,衰柳犹有蝉”,描写了秋天的气息和柳树的景象。九月是深秋的季节,天气逐渐变冷,但柳树依然挺拔地生长着,树上的蝉还在鸣叫。这里通过“气乍肃”和“犹有蝉”这两个关键词,展现了秋天的萧瑟和宁静,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感慨和思考。
颔联“霜外疏钟断,风馀清籁传”,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声音和气息。寒风吹落了远处的钟声,声音变得遥远而稀疏;风吹动树叶发出的声音,仿佛在传递着某种信息。这两句诗通过对声音和气息的描绘,营造出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感觉,使人仿佛置身于秋天的氛围之中。
颈联“千山乱远月,一鹗摩高天”,描绘了秋天的山峦和雄鹰的景象。远处的山峦在月光下显得朦胧而遥远,一只雄鹰展翅飞翔在高高的蓝天上。这里通过“乱远月”和“摩高天”这两个关键词,展现了秋天的壮观和辽阔,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赞美。
尾联“自非出世人,而敢危行言”,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看法和态度。既然不是出自凡俗之人,那么就敢于说出这样大胆的话来。这一联诗句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方式,强调了诗人的独特见解和勇气,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追求和执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人生观。它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和热爱,也有对人生的态度和看法。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读和欣赏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