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中秋

试与姮娥语。
问因何、年年此夜,月明如许。
万顷熔成银世界,是处玉壶风露。
又岂比、寻常三五。
变化乾坤同一色,觉星躔、斗柄皆回互。
须要我,共分付。
平生脚踏红尘处。
漫纷纷、鸡虫厚薄,燕鸿来去。
只有婵娟多情在,依旧当时雅素。
空自叹、归心难住。
留取清光岷江畔,照扁舟、送我章江路。
频引满,莫匆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贺新郎·中秋》是一首充满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的词作。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及其主题思想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该作品的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1. 作者简介
  • 京镗(约1138年-约1200年),字仲远,号松坡居士,江西南昌人,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京镗曾任多个官职,包括星子令、监察御史等。他的诗作以豪放著称,尤其擅长表达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1. 词作原文及翻译
  • 试与姮娥语。问因何、年年此夜,月明如许。万顷镕成银世界,是处玉壶风露。又岂比、寻常三五。变化乾坤同一色,觉星躔、斗柄皆回互。须要我,共分付。
  • 平生脚踏红尘处。漫纷纷、鸡虫厚薄,燕鸿来去。只有婵娟多情在,依旧当时雅素。空自叹、归心难住。留取清光岷江畔,照扁舟、送我章江路。频引满,莫匆遽。
  1. 词的主题思想
  • 此词通过描绘中秋之夜的自然美景以及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感慨,展现了词人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期望。通过对月亮变化的描绘,传达了词人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概。

《贺新郎·中秋》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词作,更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词的分析,读者不仅可以领略到词中丰富的意象和深厚的情感,还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