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霁分韵得中字

清晚搔头望,晴天已不同。
霁烟才冉冉,雨意却蒙蒙。
为客艰难里,思亲涕泪中。
独凭心事在,倚杖看秋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霁分韵得中字》是宋代诗人周行己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宋徽宗崇宁中,表达了作者在特定天气状况下的心境以及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作者简介:周行己是宋代温州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人,字恭叔,号浮沚,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不仅在政治上有着不俗的表现,而且在学术上也有着深厚的造诣。他师事程颐,并在其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的学术风格。在哲学思想上,周行己倡导中庸之道,并致力于传播这一思想,为当时学术界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2. 创作背景:《秋霁分韵得中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关。在徽宗崇宁年间,周行己因政治原因被罢官,之后筑建了浮沚书院以讲学,这一时期的生活经历可能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3. 诗歌原文:清晚搔头望,晴天已不同。霁烟才冉冉,雨意却濛濛。为客艰难里,思亲涕泪中。独凭心事在,倚杖看秋鸿。
  4. 诗歌赏析:周行己在这首诗中使用了典型的意象和表达手法。例如,“清晚搔头望,晴天已不同”通过对比晴朗与阴沉的天气,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不安;而“霁烟才冉冉,雨意却濛濛”则进一步描绘了天气变化给诗人带来的情绪变化。此外,“为客艰难里,思亲涕泪中”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成就。

《秋霁分韵得中字》不仅仅是一首反映个人生活情感的诗歌,更是在宋代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一位学者通过艺术形式对生命感悟的深刻体现。对于喜爱古典诗词的读者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审美体验和精神享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