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邢元辅知府韵二首 其二

高斋连大厦,安隐客心舒。
每发难逢笑,时翻未见书。
艰难恩意重,零落旧游疏。
欲买西河地,终焉此荷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邢元辅知府韵二首 其二》是宋代文学家周行己的作品。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宁静、和谐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平静与对生活的热爱。下面是对该诗的具体分析:

  1. 作者简介
  • 周行己(1067年—1128年),字道心,号平山,北宋著名诗人、散文家,著有《平山堂集》。周行己以文名当世,其作品多反映民生疾苦,尤擅长于抒情散文,风格清新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
    高斋连大厦,安隐客心舒。
    每发难逢笑,时翻未见书。
    艰难恩意重,零落旧游疏。
    欲买西河地,终焉此荷锄。
  • 译文:高高的殿堂与宏伟的府邸相连,使客人的心灵也得以安宁舒展。每当我抒发情感,总会遇到欢笑的回应,时不时翻阅着那些久未阅读的书籍,感受文字的魅力。尽管生活充满艰难,但恩情深厚让我难以割舍过去的种种,那些旧游渐行渐远,如同落叶一般稀疏。心中渴望拥有一片西河之地,却最终选择继续躬耕田间,用锄头耕耘希望。
  1. 诗歌赏析
  • 意境深远:周行己在这首诗中营造了一个平和、闲适的氛围,通过对“高斋”、“大厦”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 语言简练:整首诗的语言朴实无华,但在平淡之中见真章,充分体现了周行己作为诗人的功底。
  • 情感真挚: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人情的美好向往,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情怀。
  1. 创作背景
  • 时间背景:此诗作于宋代,当时社会相对稳定,文人墨客的创作环境相对宽松。
  • 历史背景:北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艺术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文人的社会地位逐渐提升,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1. 文化意义
  • 传承文化:《次邢元辅知府韵二首 其二》作为宋代文学的一部分,对于研究当时的文化氛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 启示后人:这首诗展示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感悟和追求,对现代人仍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提醒人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也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享受生活的美好。

《次邢元辅知府韵二首 其二》是一首表现宋代文人生活情趣的佳作。它以其优美的意境、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风格,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这首诗不仅是对宋代文人生活的生动写照,更是对后世文化的传承与启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