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仙岩

此地一为别,风尘歧路赊。
登临原有待,岩谷更重华。
石窦寒凝髓,虹梁迥缀霞。
仙源端可狎,飞辔绕林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重游仙岩》是宋代诗人周行己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从作品原文、作品赏析、作者介绍以及写作背景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1. 作品原文:《重游仙岩》的全文如下:
此地一为别,风尘歧路赊。  
登临原有待,岩谷更重华。  
石窦寒凝髓,虹梁迥缀霞。  
仙源端可狎,飞辔绕林涯。  
  1. 作品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重游仙岩时的情感体验和自然景观。首联“此地一为别,风尘歧路赊”表达了诗人对这次离别的哀愁和对未来重逢的期望。颔联“登临原有待,岩谷更重华”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欣赏。颈联“石窦寒凝髓,虹梁迥缀霞”通过对岩石、彩虹等自然景象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仙岩的独特魅力。尾联“仙源端可狎,飞辔绕林涯”更是将人带入了一个与世隔绝、超脱尘世的境界。
  2. 作者介绍:周行己,字少隐,号东皋,南宋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他是中国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与陆游、范成大并称为“永嘉四灵”。周行己的诗歌多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语言清新质朴,富有生活气息。他的诗歌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
  3. 写作背景:周行己的诗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宋高宗绍兴年间,国力日衰,内忧外患不断,民生凋敝。在这种背景下,周行己等人通过创作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呼吁统治者关注民生问题,改善国家状况。

《重游仙岩》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也是一首蕴含深刻思想感情的作品。它展示了周行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和矛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