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已随流水,身犹转断蓬。
秋风双鬓短,夜雨一灯红。
衰病无多力,穷愁莫漫攻。
残年消底物,溪外两三峰。
夜雨不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雨不寐》是清代禅一所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秋夜雨中无法入睡,心境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的复杂情感。下面将介绍这首诗及其相关内容:
诗作原文:
秋晚空山冷闭门,湿云时复起岩根①。
大都诗思因禅悟,一半钟声带雨昏②。
短榻横眠聊自适,孤灯枯坐向谁论③。
毕生消受清闲福,惭愧难酬出世恩④。作者介绍:
- 禅一:清代僧人,原名法喜,字心丹,号小颠,桐乡人,后为净慈寺僧。
- 他以佛教禅宗的领悟入诗创作,诗风清淡而不失深意。
- 诗歌解析:
意境描绘:首联“秋晚空山冷闭门,湿云时复起岩根”展现了一幅秋日山林的景象,寒气逼人、云雾缭绕,给人一种静寂而又略带凉意的感觉。这里的“冷闭门”不仅是对外界环境的描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宁静。
哲理思考:“大都句”揭示了禅悟给诗人带来的诗意,这种从心灵深处涌出的灵感,让他在深夜的修行中感受到一种超越世俗的喜悦。同时,“一半钟声带雨昏”则通过钟声与雨声的交融,传达了诗人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 主题思想:
- 这首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在自然景观中的感悟,也折射出他对人生哲学的思考。诗中流露出对于出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无奈和逃避。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构建了一个既现实又超脱的艺术境界。
- 艺术特色:
- 用典巧妙:诗中运用了许多佛教典故和自然景物,如“湿云”、“钟声”等,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深邃、幽远的艺术世界。
- 语言精炼:整首诗语言简洁,意象鲜明,能够深刻地表达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夜雨不寐》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艺术魅力的诗作,它不仅展示了禅一作为诗人的独特风格,也反映了作者深刻的生命体验和对世界的独到见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欣赏到其优美的文字,还能深入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