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之季共各携李伯时画轴见过分韵得人字

人生不相知,白头反如新。
知心不在久,觌面还成亲。
况我五安师,二妙俱可人。
元龙百尺楼,人物谁与邻。
风流小安丰,玉树高嶙峋。
联翩两竹舆,访我南坡春。
遂遣小叔雅,娱此照坐宾。
王春三月雨,浸浸如游尘。
是日天为喜,霁色明清晨。
各携古锦囊,共出画苑珍。
太邱重千载,高标澹风神。
丹铅表丘壑,制度殊冠巾。
渊明撷秋菊,醉面玉色匀。
龙眠赋远游,濯发天池滨。
二老不并世,异世真同论。
当年天厩马,调御皆服驯。
绝域来象龙,地行俱麒麟。
老眼阅神骏,摩挲得逡巡。
客意亦复悦,领我杯中醇。
尚苦江夏帖,入我幽梦频。
倒箧倘有意,叩门君勿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首诗是宋朝诗人黄裳创作的,属于宋诗。黄裳(1073—1120后),字次翁,号南湖居士,福州人。北宋末年宰相黄省曾之子、黄晞颜从兄。他一生坎坷多难,屡遭贬谪,晚年定居于杭州西湖之畔。

“相之季”指相士季;“李伯时”指李唐,唐代画家,有《写生珍禽图》。“画轴”指卷子。“见过分韵得人字”意为:与朋友相见时互相赠送书画卷子作诗分韵。

此诗首联“相之季共各携李伯时画轴见过”。意思是说两位朋友相聚,各自拿出了李唐的画作,一起欣赏交流。这里“相之季”指的是两位好友,“李伯时”指的是唐代著名画家李思训,他的画作风格以山水画为主。他们通过画作来表达情感,加深彼此间的友谊。

颔联“见君新著画中春”。意思是说,看到你新创作的画作中描绘的是春天的景象,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这里的“新著画”指的是新的绘画作品,“见君”则是说看到你的作品。

颈联“一花红艳照溪水”。意思是说,一树红花艳丽,映照着溪水的流动。这里的“一花”指的是一朵花,“红艳”形容花儿鲜艳美丽;“照溪水”则是指花朵的颜色在溪水上反射,显得格外鲜艳。整句诗通过描绘花朵和溪水之间的互动,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尾联“谁言千里隔江山”。意思是说,谁说我们相隔千里之遥呢?这里的“谁言”表示反问,意思是说谁说我们的距离遥远?“千里”指的是两地之间的距离,“隔江山”则是指隔着山丘或河流等自然地理障碍。整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深厚的思念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