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其九

终日看山不厌山。
寻思百计不如闲。
何时得到重阳日,醉把茱萸仔细看。
敧醉帽,倚雕阑。
偶然携酒却成欢。
篱边黄菊关心事,触误愁人到酒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鹧鸪天 其九》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与人生感慨的诗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简介:《鹧鸪天 其九》是明代诗人俞彦所作。俞彦,字天锡,号东山逸士,是一位多面的文学家,他的诗歌风格多变,既有豪放激昂,也有婉约细腻。
  2. 诗词原文:《鹧鸪天 其九》的原文如下:“雾箔云屏袅篆香,当筵又作少年狂。闲招红袖酬芳节,未许蓝桥隐夕阳。山宛转,水苍茫,问渠争得似情长。推尊却凭阑干立,指点”。
  3. 诗词内容:在这首诗中,俞彦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的山水画卷,同时表达了自己对青春易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他写道“雾箔云屏袅篆香”,形象地描述了宴会上云雾缭绕,香烟袅袅的景象。而“当筵又作少年狂”则展现了作者年轻时的轻狂不羁。“闲招红袖酬芳节”,表现了诗人在闲暇之余,与红袖女伴共度良宵的情景。最后两句“山宛转,水苍茫,问渠争得似情长。推尊却凭阑干立,指点”则抒发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对真挚情感的珍视。
  4. 艺术特色:俞彦的诗歌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深邃的内涵。《鹧鸪天 其九》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还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哲学思考。他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鹧鸪天 其九》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作,也是俞彦对人生、时光和情感的一种深刻反思。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哲理意味,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瑰宝,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