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日君王自抚师,列营争望翠华旗。
不失一矢戎酋毙,又胜澶渊却敌时。
破虏凯歌二十四首 其二十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破虏凯歌二十四首》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组诗作品,共四十二首。此诗作于天宝十二年(753年),当时李白、杜甫等已先后去世。高适在安史之乱平定后奉命入朝,因功封渤海县侯。此诗是他为平定边塞战事所写的一组诗篇。全诗以壮阔的气势和高昂的情绪,热情讴歌了边地军旅生活,表现了战士们英勇杀敌、报效国家的英雄气概。
这首诗的第三联“风头如举锦障泥,拂云堆里白嫖姚”,描绘的是战场上将士奋勇杀敌的英姿。这里,“风头”指的是战马的鬃毛随风飘扬,犹如锦缎一般;“锦障泥”则是古代军中常用的一种防御工具,用丝绸制成,可以抵御箭矢。这两句诗通过对战马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战场的激烈与残酷。而“拂云堆里白嫖姚”则进一步突出了将士们英勇无敌的形象。
第四联“射生脱兔入杨弓,走马射雕登石梁”,则通过战斗场景的描绘,展现了战士们精湛的战斗技艺。在这里,“射生”指的是射杀敌人,“脱兔”则是形容速度快得像兔子一样,“杨弓”则是古代的一种长弓。这些词语形象地描绘了战士们在战场上的英勇行为。而“走马射雕登石梁”则描绘了战士们骑着战马,在山间奔跑追逐的情景。这里的“射雕”指的是射雕鸟,象征着战士的高超技艺。
《破虏凯歌二十四首》以激昂慷慨的情感,描绘了边地军旅生活的雄壮场面,展现了战士们英勇杀敌、报效国家的英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