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端明 赴召 其二

家传圯上一编书,二纪论思只绪馀。
此去筹帷方倚重,赤松那得便从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张端明赴召》是宋代著名诗人周必大为友人张端明应召出仕而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张端明多年苦读和深思的肯定,还暗含了对其才华和经验丰富无比的信任与期待。下面将详细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和背景:

  1. 作者简介
  •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工于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作甚丰,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1. 诗歌原文
    家传圯上一编书,二纪论思只绪馀。此去筹帷方倚重,赤松那得便从渠。

  2. 诗意解析

  • 家传圯上一编书:暗示张端明可能出身书香门第,有着深厚的学识基础。圯上老人传授孔子书的故事,象征着知识和智慧的传承。
  • 二纪论思只绪馀:表达了对张端明多年苦读和深思的肯定,认为他的才智和经验已经丰富无比。
  • 此去筹帷方倚重:意指张端明此次出仕后,将会在国家政治中发挥重要作用,需要依靠他来策划帷幄。
  • 赤松那得便从渠:以赤松子比喻张端明,意指如果张端明能够顺利施展自己的才能,就像赤松子一样自在。
  1. 创作背景
  • 《送张端明赴召》是周必大为友人张端明应召出仕所作的送别诗。诗中提到“家传圯上一编书”,暗指张端明可能出身书香门第,有着深厚的学识基础。
  •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可以推测是在张端明应召出仕前后。周必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其才华和能力的认可,同时也寄予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

《送张端明赴召》不仅是一首送别诗,也是一篇充满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现了周必大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表达了他对友人未来的政治生涯的期许和支持。这首诗不仅是周必大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