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端明 赴召 其三

归粟招提刻翠珉,羯胡稽首叹名臣。
今闻整辔登廊庙,应有先声詟四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张端明 赴召 其三”是宋代文学家周必大的一首送别之作,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赴任朝廷的祝福与期望。下面将详细介绍《送张端明 赴召 其三》:

  1. 作者简介
  • 周必大(1126年-1204年),字子充,一字显夫,自号平园老叟,江西高安人。他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学者和官员,曾任右丞相兼枢密使等职。周必大的诗歌作品以其典雅清新、意境深远而著称,其中《送张端明 赴召 其三》就是其代表作之一。
  1. 诗词原文及翻译
  • 原文摘录:《送张端明赴召·其三》——归粟招提刻翠珉,羯胡稽首叹名臣。今闻整辔登廊庙,应有先声詟四邻。
  • 译文解释:在这首诗中,作者周必大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景象。他提到,张端明将被委以重任,前往朝廷参与国家大事,这就像古代帝王用粮食来祈求神灵一样,体现了一种庄重和神圣。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张端明能够取得卓越成就的期待和祝愿。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这首送别诗作于北宋时期,具体时间为不详。当时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国家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历史节点上,而张端明被召入朝,显然是为了担任重要的职务和使命。
  • 个人经历:周必大本人也是一位历经沙场的政治家,曾任职于南宋政府的重要部门,对于国家大事有深刻的认识和体验。因此,当他目睹张端明即将踏上这一征程时,内心的感慨和祝福自然溢于言表。
  1. 诗词赏析
  • 意象运用:在《送张端明 赴召 其三》这首诗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归粟招提”、“羯胡稽首”等意象,既展现了张端明即将承担的重要任务,又通过这些象征性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深情厚意。
  • 情感表达: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赴任的深深祝福,还透露出自己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这种情感的真挚与深沉,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单纯的送别之作,更是一篇充满哲理和人生感悟的作品。

通过对《送张端明 赴召 其三》的分析,可以感受到周必大作为一位文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他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那个时代社会状况的反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