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孙次山

南涧有奇松,岁晚郁青苍。
北陇有寒梅,同傲雪与霜。
实大华更荣,二美乃相望。
我从采樵归,闻此百步香。
不辞践荒秽,所欣识孤芳。
可玩不可折,折枝亦何伤。
但恐入市门,羞薄时世妆。
少须子含酸,且复成其章。
味宜调鼎食,材可中虹梁。
知音不难逢,会当贡明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孙次山》是宋朝诗人周必大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南涧奇松与北陇寒梅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孤独高洁品质的推崇。下面将详细介绍作品及其背景:

  1. 诗歌原文
    南涧有奇松,岁晚郁青苍。
    北陇有寒梅,同傲雪与霜。
    实大华更荣,二美乃相望。
    我从采樵归,闻此百步香。
    不辞践荒秽,所欣识孤芳。
    可玩不可折,折枝亦何伤。
    但恐入市门,羞薄时世妆。

  2. 诗句解析

  • 南涧奇松:描述南涧中奇松的生长状态,岁末时节依旧郁郁葱葱,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 北陇寒梅:描绘北方山坡上寒梅的景象,与雪霜共同傲立,彰显其不畏严寒的精神。
  • 二美相望:表达了松和梅虽然生长在不同的环境,却都能在寒冬中绽放美丽,相互辉映。
  • 采樵归人:描述了诗人在回家途中被这美景吸引,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香气。
  • 孤芳自赏: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独立而美丽的个体的欣赏,即使身处尘世也不改其高洁本色。
  • 可玩不可折:强调了松和梅虽美,但仍需尊重其自然形态,不应随意折断,体现了对自然美的珍惜和敬畏。
  • 市场之耻: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社会审美观念的批判,表达了一种对物质追求和时尚潮流的鄙夷。
  1. 文化意义
  • 自然美学:诗中的自然景象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
  • 道德寓意:通过对松和梅的描述,传递了坚韧不拔、独立不羁的人生态度,以及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 社会批评:反映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不满,对物质至上和虚荣心的批判。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奇松”、“寒梅”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的自然画面。
  • 语言风格:采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使得诗歌既有深度又有韵味,便于读者理解和感受。
  • 情感表达: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
  1. 历史背景
  • 宋朝环境:宋朝时期,社会相对稳定,文人墨客的创作环境相对宽松,有利于文学作品的产生和发展。
  • 文人生活:宋朝文人的生活多以文会友、以诗传情,这样的生活环境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 诗词传统:宋朝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黄金时代之一,诗词创作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文学价值
  • 自然描写:诗中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写展示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想象力。
  • 思想深度:通过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社会现象的批评,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魅力。
  • 艺术表现:诗歌的语言简练而不失韵味,形式上既有古风又具现代感,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赠孙次山》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自然诗,更是一篇富含哲理和情感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文人的精神追求。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