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风经雁汊宿荻港是日舟行四百里三首 其三

瞬息四百里,经行三十年。
此时真缩地,当日信梯天。
岸过人回首,山浮浪驾肩。
望尘何足羡,禦寇正泠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便风经雁汊宿荻港是日舟行四百里三首 其三’这句话出自清代诗人郑燮的诗作。郑燮(1693年-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汉族,江苏兴化人。他是清朝时期的诗人、画家,也是著名的“扬州八怪”之一。郑燮擅长画竹,他的画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而著称。

这首诗的内容是描述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色:清晨的微风经过芦苇丛和雁汊,夜晚在荻港过夜,第二天船行四百里。这里的“宿”指的是过夜,而“荻港”则是地名,位于江苏省苏州市。

在这首诗中,郑燮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旅行过程中所见美景的感慨。他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同时,郑燮还通过这些景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旅途中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的诗歌,展现了郑燮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