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水绕城郭,农利遍三山。
使君重本,雅志初不在游观。
化出玉壶境界,挥洒锦囊词翰,笔下涌波澜。
天巧无馀蕴,意匠自舒闲。
拥鳌头,民同乐,颂声欢。
养花天气,云柔烟腻护朝寒。
桃李满城阴合,杨柳绕堤绿暗,幽鸟语间关。
似诉风光好,留与后人看。
水调歌头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调歌头·其二”是宋代词人严仁所作,创作于公元1159年南宋时期。这首词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情境。下面将对《水调歌头 其二》进行介绍:
创作时间:该作品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59年,正值南宋偏安江南一隅的时期。
时代背景:南宋时期,金国南侵,而南宋偏安江南一隅。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严仁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其家族世代书香门第,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
主题思想:词作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于人生百态的感慨。通过描绘中秋佳节的美景,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艺术特色:从艺术手法来看,“水调歌头·其二”采用了传统的宋词形式,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白日去如箭,达者惜分阴”,“昔人已矣,松下泉底不如今”等诗句,使得整首作品充满了哲理和美感。
《水调歌头 其二》是一首充满哲理与美感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生百态的描绘,展现了词人的高远志向和深厚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南宋时期的社会状况和文化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