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泛舟辄用前韵寄呈君实

画船容与到桥还,举袂依然洛酒斑。
湖上晓光涵潩水,坐中晴色见嵩山。
心缘念别如多事,身为移居似不闲。
叠石石淙虽两处,福昌阳翟正中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西湖泛舟辄用前韵寄呈君实》是宋代诗人范镇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从多个方面进行介绍,包括范镇的生平、诗歌原文及赏析:

  1. 作者范镇简介
  • 生平与成就:范镇(1007年-1088年),字景仁,北宋成都华阳人。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其家族有历史记载参与编修《新唐书》,在史学领域有着重要的贡献。范镇不仅在文学上有所建树,还曾任翰林学士等要职,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学者。
  • 政治生涯:范镇在仁宗宝元元年中进士后,曾历任知谏院等职位,但因连上章劝立嗣王而遭罢职,最终改任集贤殿修撰。神宗时复为翰林学士,哲宗时起用为端明殿学士,提举崇福宫,累封蜀郡公。尽管范镇的政治生涯颇为起伏,但他始终致力于文化事业,并留下了丰富的著作。
  1. 诗歌原文与赏析
  • 诗歌原文
    画船容与到桥还,举袂依然洛酒斑。
    湖上晓光涵潩水,坐中晴色见嵩山。
    心缘念别如多事,身为移居似不闲。
    叠石石淙虽两处,福昌阳翟正中间。

  • 诗歌赏析:该作品以“西湖泛舟”为主题,通过对西湖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变迁的感慨。特别是其中的“心缘念别如多事,身为移居似不闲”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变化所持的态度,既感叹岁月流转,又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1. 诗歌创作背景
  • 范镇生活在北宋中期,这是一个国家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然而,社会矛盾和阶级冲突依然存在,范镇的作品中也透露出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受。他在这首诗中所描绘的西湖景色和人生经历,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活动。
  1. 文学地位与影响
  • 文学作品地位:《西湖泛舟辄用前韵寄呈君实》作为范镇的代表作之一,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有一席之地。它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后世研究和学习的对象。
  • 后世影响:范镇的诗歌对后世影响深远,不仅在当时受到推崇,即使在现代也被广泛传颂。其作品的流传,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北宋时期的文学风貌和社会现实。

可以看出《西湖泛舟辄用前韵寄呈君实》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抒情诗,更是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社会以及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宋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