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际群多士,诸儒逊一贤。
名场魁淡墨,官簿到花砖。
地近行知政,天高不假年。
书生稽古力,何必尽台躔。
翰林学士何公挽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翰林学士何公挽词》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至能,一字希文,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他与杨万里、陆游并称“中兴三大诗人”,其诗歌创作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以田园生活和爱国情怀见长。范成大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流畅,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美。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表达了对自然和民生的关注,体现了文人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翰林学士何公挽词》是范成大在北宋末年为悼念一位翰林学士而作的挽歌。该诗描绘了翰林学土生前的才华与地位,以及他去世后人们对他的怀念与哀悼。诗中“盛际群多士,诸儒逊一贤”表达了翰林学土在学术界的崇高地位及其卓越才能。“名场魁淡墨,官簿到花砖”则描绘了他一生学术成就的高深,以及其在官场上的显赫地位。
范成大的这首诗不仅是对死者的缅怀,也是对其生平的总结。诗中通过对比“诸儒逊一贤”与“地近行知政,天高不假年”展现了翰林学土非凡的才情和高远的志向。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翰林学土生前的辉煌业绩,也表达了人们对他高尚人格的敬仰。诗的最后一句“书生稽古力,何必尽台躔”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学者应有的追求和人生态度的思考。这不仅仅是对翰林学士个人的赞美,更是对所有有志于学问和事业的人们的一种鼓舞和激励。
《翰林学士何公挽词》不仅是范成大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宋代文化和文学艺术的发展,同时也能体会到范成大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