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塘花坞矮垣墙,帘卷东风砌草芳。
天理流行随处见,盈虚伸缩可消详。
春日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吟》是宋代诗人朱熹的作品,而并非清代袁枚所著。此外,该诗并非七言绝句,而是五言古诗。《春日吟》的作者是宋朝的思想家、教育家朱熹,这首诗表面上看似一首写景诗,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但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以下将介绍朱熹及其作品:《春日吟》:
- 作者介绍:
-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又号紫阳,世称朱子、朱文公。他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诗人。朱熹在哲学上主张“理一分殊”,强调道德修养和政治改革的重要性。他的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在儒家学派中占据重要地位。
诗歌原文:
东风浩荡吹花柳,春气薰人如醉酒。
草生满地绿敷茵,桃李无言也笑人。
笑人年年常是醉,不信人间有白头。诗句解析:
- “东风浩荡吹花柳”:描绘了春风浩荡,吹动着花木,柳枝摇曳生姿的景象,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
- “春气薰人如醉酒”:通过比喻,表达了春天的气息浓郁到如同醉酒一般让人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 “草生满地绿敷茵”:描述了草地上长满了绿草,形成了一片绿色的地毯,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
- “桃李无言也笑人”:借用桃树和李树的形象来表达春天的美好,同时也暗示了春天带给人们的喜悦和愉悦。
- “笑人年年常是醉”:以桃花李花为喻,暗指人们每年都像喝醉酒一样沉浸于春天的喜悦之中,表达了对人生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
- “不信人间有白头”: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易逝的感慨,以及对岁月无情、人们应珍惜美好时光的警示。
- 作品赏析:
- 《春日吟》作为一首哲理诗,不仅仅是对春天景色的描绘,更是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它通过对春天的描述,引发了人们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思考,给人以启示和感悟。
- 诗歌中的“桃李无言”和“笑人年年”,巧妙地运用了自然界中植物的形象来隐喻人生,使得整首诗既有生动的画面感,又有深邃的内涵。
- 诗中的“笑人”和“不信人间有白头”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和对青春易逝的惋惜之情,同时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 写作背景:
- 朱熹生活在宋代,这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动荡的时代。他的政治生涯并不顺利,但他始终关注国家大事,关心民生疾苦。
- 《春日吟》的创作背景与朱熹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他长期在官场中奔波,历经坎坷,但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和理想。在春天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他借景抒怀,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诗歌创作中。
《春日吟》不仅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丰富哲理的作品。它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示了春天的美丽景象,同时通过对春天景象的观察和思考,引发了人们对于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