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春风花满墀,抱病孤负花前卮。一年惆怅掉头过,今年又值花开时。
庭花对我有怜意,烂缦似发含春姿。春来兮何处,春去兮何之?
去何速兮来何迟,飞花一夜扬春梦,杜鹃嗟尔啼空枝。
注释:
去年春天,庭院里花开满地,我抱病不能前去赏花。一年来惆怅地度过时光,今年春天又到了花开时节。
庭院里的花朵对我有怜惜之意,它们烂缦开放,含着春意。春天来了啊,要去哪里?春天去了啊,要往哪里去呢?
去得那么快啊,来得那么迟,飞花如同扬帆的船只,一夜之间就飘向了春天的梦境中,只留下一声声杜鹃的鸣啼,在枝头空寂地哀唱。
赏析:
此诗作于唐德宗贞元十二年(796年),当时作者在江陵任司马之职,是一首怀人伤春之作。
首联“去年春风花满墀,抱病孤负花前卮”,写去年春天,庭院里盛开着鲜花,而自己因身患疾病,不能前去欣赏。这是第一重转折:“去年”。
颔联“一年惆怅掉头过,今年又值花开时”,“又”与“去年”呼应,表明时间已到,又是一年花开之时。这两句写自己的惆怅之情,一年中不断惆怅、失落,如今又到了花开的时节,不禁让人感慨万分。
颈联“庭花对我有怜意,烂缦似发含春姿”,“庭花”指庭院里的花朵,这里借指诗人所怀念的人。“怜意”表示对人的同情、关爱之意。“烂缦”、“含春姿”都是形容花朵烂漫娇娆、充满生机的样子。这一联写庭院里的花朵对诗人充满怜惜和关怀,仿佛是在向他展示春天的美好景色。
尾联“春来兮何处?春去兮何之?”诗人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眷恋之情。“去何速兮来何迟?”则进一步感叹春天的短暂和易逝。最后一句“飞花一夜扬春梦,杜鹃嗟尔啼空枝。”更是将春天的景象描绘得更加生动形象,让人仿佛置身于春天的怀抱之中。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含蓄,充满了浓厚的抒情色彩,是唐代怀人伤春题材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