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杂兴三首 其二

凉风起秋夜,露冷梧叶飞。
棘林照熠耀,促织无停机。
窗前有孤鵩,鸣啸声譩譩。
援琴鼓清商,哀怨凝金徽。
伯牙久不作,至音知者稀。
徒令世俗耳,增此儿女悲。
弃置复弃置,明月斜侵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夜杂兴三首其二》是宋代著名诗人俞德邻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俞德邻,字正夫,一字秀卿,号癸巳生,北宋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一生经历了北宋、南宋两个时期,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尤其是在诗歌方面有着丰富的作品。
  1. 原文赏析
  • 《秋夜杂兴三首其二》的原文如下:
    凉风起秋夜,露冷梧叶飞。
    棘林照熠耀,促织无停机。
    窗前有孤鵩,鸣啸声譩譩。

诗中描绘了秋夜的景象,秋风轻拂,露水打湿了树叶,一片萧瑟。树木在秋风中摇曳生姿,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故事。蟋蟀在这样的环境中发出微弱的声响,似乎也在寻找生存的空间。最后,诗人的目光落在窗外一只孤独的乌鸦身上,它的声音清脆而悠长。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秋夜氛围。

  1. 艺术特色
  • 《秋夜杂兴三首其二》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首先,它在形式上采用七言绝句的格式,这种形式适合表现紧凑而富有节奏感的内容,使得整首诗显得精炼而有力。其次,在语言运用上,诗人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本的表现力。例如,“凉风起秋夜”中的“起”字不仅描绘了风的起始,还带有一种突然而至的感觉,使读者能够立即感受到秋夜的变化。再如,“棘林照熠耀”,“熠耀”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月光下棘林的景象,给人以美的享受。

《秋夜杂兴三首其二》不仅是一首描写秋天夜晚景象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文学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独到理解和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