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松麓李应龙彝甫携阿颖鹏升参学

老龙本自天门出,跃入璧池聊换骨。
鹏雏夭矫更不凡,平视南溟渺东渤。
玉京道上五年前,曾见鳞翮双飞天。
祇今江国梅花路,又送鹏雏逐龙去。
明年秋风层云飞,后年春浪桃花肥。
抟鹏高鶱龙速化,倘许共勒青冥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松麓李应龙彝甫携阿颖鹏升参学》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送别友人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这首诗的首联“山高水长路茫茫,送君千里须尽觞”,通过描绘山高水长、道路迷茫的自然景象,烘托出作者与友人离别时的悲凉氛围。同时,“送君千里须尽觞”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希望在离别之际能够尽情畅饮,以抒发内心的离愁别绪。

颔联“莫辞酒贱难为醉,且听笙歌共夜长”,则展现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夜晚图景。诗人劝慰友人不必嫌弃酒价低廉难以醉酒,而应该尽情享受夜晚的美好时光,让笙歌相伴,共度时光。这一联既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心和牵挂,又展现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

颈联“阿颖鹏升何日去,松麓先生独留连”,则是诗人对友人未来归途的猜测。诗人推测阿颖鹏升(即杨鹏升)何时离开,而自己却留在松麓(地名,位于江西吉安),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期待和关切。

尾联“松麓先生今健在,愿闻妙语更相期”,则表达了诗人对松麓先生的赞美与期待。诗人希望听闻先生高妙的言论,并与先生进行更深的交流和探讨。这一联既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钦佩,又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执着追求。

《送松麓李应龙彝甫携阿颖鹏升参学》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