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荡江南春更和,几回风月又婆娑。
夔门外户千钧重,滟滪中流一节高。
蜀国移花今日事,上林种柳旧年窠。
残膏馀馥知何恨,徙倚江皋揖晋波。
奉谒夔州何异侍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谒夔州何异侍郎》是一首充满意境的宋代诗作,由度正创作。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局和历史的深刻思考。接下来将对这首诗进行简要介绍,以便更好地理解其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度正,字周卿,号性善,是宋朝的一位官员,曾官至礼部侍郎。他的文学造诣深厚,与朱熹有过学术往来。
诗歌原文:浩荡江南春更和,几回风月又婆娑。夔门外户千钧重,滟滪中流一节高。蜀国移花今日事,上林种柳旧年窠。残膏馀馥知何恨,徙倚江皋揖晋波。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感慨。通过对比夔州的地理特点与诗人的个人经历,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担忧。
艺术手法:诗中的意象丰富,如“浩荡江南春更和”描绘了春天的江南景色,而“夔门外户千钧重”则形象地表现了夔州城门沉重的感觉,这些都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历史背景: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可以推测它是在南宋初期,当时社会动荡,政治局势复杂多变,文人墨客常常借此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文化影响:作为宋代的作品,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记录,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奉谒夔州何异侍郎》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和文化的见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以及诗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