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荡江南春更和,几回风月又婆娑。
夔门外户千钧重,滟滪中流一节高。
蜀国移花今日事,上林种柳旧年窠。
残膏馀馥知何恨,徙倚江皋揖晋波。
《奉谒夔州何异侍郎》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敬仰和思念之情。下面是这首诗的内容:
- 诗人简介与创作背景:
- 度正,宋代合州人,字周卿,号性善。他是光宗绍熙元年进士,曾任国子监丞,极论李全必反,献镇压之策。官至礼部侍郎。他曾从朱熹学,有《性善堂稿》。此诗作于他对友人何异的拜访之中。
- 逐句释义:
- “浩荡江南春更和”:形容春天的景色广阔而美好,如同浩渺的江水。
- “几回风月又婆娑”:指多次看到美好的自然风光,心中感慨不已。婆娑形容树木摇曳生姿的样子。
- “夔门外户千钧重”:比喻夔门(即夔州城门)的门户沉重,象征着责任重大。
- “滟滪中流一节高”:滟滪是指滟滪滩,位于瞿塘峡口,水流湍急,此处比喻志向远大、坚定不移。
- “蜀国移花今日事”:用移花接木的典故,意喻当前的重要任务或使命。
- “上林种柳旧年窠”:上林苑种柳的故事,比喻长期积累的经验或成就。
- “残膏馀馥知何恨”:比喻自己虽然有所作为但难免有些遗憾。
- “徙倚江皋揖晋波”:表示在长江边徘徊不前,向晋波(一种酒名)致敬,比喻虽有所追求但难以完全实现的愿望。
- 诗词赏析:
- 本诗通过描述夔州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来抒发诗人的情感与抱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展现了自己的胸怀壮志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何异的敬仰和怀念。
通过对《奉谒夔州何异侍郎》的逐句解析以及整体赏析,可以看出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而且充满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