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窗听雨

一炷夜香清,挑灯听雨声。
虽然添客梦,却可助诗情。
泽沁兰心重,泥酥笋角萌。
山行频有约,日日候晴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窗听雨》是一首描绘雨夜景致的宋代诗歌,由李东阳所作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雨夜中的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紧密相连,展现了诗人在宁静中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诗的第一句就营造了一个深沉而静谧的夜晚氛围。”潇潇残雨入深更”描绘了深夜中细雨连绵的景象,给人以凄凉而美丽的视觉效果。接着第二句”半洒疏窗半拂楹”则进一步细化了雨的形态,既有散落在窗户上的小雨点,也有轻轻拂过屋檐的雨丝,营造出一种柔和而宁静的氛围。

第三句”芳草池塘应有梦”则是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在这里,“芳草池塘”不仅指代一个具体的地点,也象征了一种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自然景象。而“应有梦”则表达了诗人在这个宁静的夜晚里,对美好事物和未来的梦想和渴望。

第四句继续深化这种情感,”落花庭院不胜情”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更为细腻的情感层面。这里的“落花庭院不胜情”不仅仅是对景色的描述,更是对人的情感的深刻表达。它让人联想到春天的美丽,同时也暗含着生命的短暂和易逝。

最后两句则是通过对外部世界的描写,来反衬诗人的内心世界。”听疑野寺昏钟远”描述的是诗人在聆听远处寺庙传来的钟声时所产生的遐想,而“望忆江船夜火明”则是诗人眺望远方江上船只上微弱的火光,这既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回忆,也是一种对未来的期许。

《夜窗听雨》不仅是一首描写夜晚景色的诗歌,更是一种情感的抒发和哲思的体现。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生命、自然和理想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使其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