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间和公实饮酒诗

忧每伤人人亦忧,花蒙两眼雪蒙头。
干戈满地不可触,蓑笠为家何处浮。
秋入鸣蝉催暑去,酒如凝露与清谋。
写成庾信江南赋,更续相如老倦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病间和公实饮酒诗》是宋代诗人洪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在这首诗中,作者以深沉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手法,表达了他对时局的忧虑与内心的苦闷。

诗的原文如下:
忧每伤人人亦忧,花蒙两眼雪蒙头。
干戈满地不可触,蓑笠为家何处浮。
秋入鸣蝉催暑去,酒如凝露与清谋。
写成庾信江南赋,更续相如老倦游。

将对这首诗进行深入分析:

  1. 情感表达
  • 诗的开头两句“忧每伤人人亦忧,花蒙两眼雪蒙头”描绘了一幅国家动荡、人民困苦的画面。作者通过这样的描写传达出自己内心的忧郁之情以及对于国事的担忧。
  • “干戈满地不可触,蓑笠为家何处浮”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战争连绵不绝带来的无力感和流离失所的生活状态,反映出一种深刻的悲观情绪和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
  1. 艺术特色
  • 诗歌采用了七言律诗的形式,这种形式在宋诗中较为常见,能够较好地表现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 诗中的用词精炼而富有画面感,如“秋入鸣蝉催暑去”,利用自然景物来象征时代的变化,增添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深度。
  • 结尾两句“写成庾信江南赋,更续相如老倦游”则巧妙地将古代文人的情怀与自身的境遇联系起来,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1. 历史背景
  • 洪炎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和个人的心路历程。
  •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战乱有关,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病间和公实饮酒诗》不仅是洪炎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宋代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能够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成就,还能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和文人的心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