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李韵

见危致命欲时清,万里祈通两国情。
尝尽艰难徒自苦,著成纪咏待谁明。
瑶琴漫鼓思归引,玉笛休吹逐舞声。
摇夜肯来同晤语,消忧岂待赐宣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李韵》是宋代诗人洪皓创作的一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思念。以下是关于《次李韵》的相关介绍:

  1. 作者生平:洪皓(1088—1154),字文伯,号玉田,南宋初年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和政治家。他出身于宋朝名门之后,早年以博学著称,曾担任过翰林待制等职。在政治生涯中,洪皓因直言敢谏而屡遭贬谪,晚年归隐山林。他的诗词作品多表现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2. 诗词内容:洪皓的《次李韵》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诗中表达了诗人在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与迷茫,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通过对比“瑶琴漫鼓思归引”和“玉笛休吹逐舞声”,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脱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苦闷和无奈。诗中还隐含了对时事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3. 文化价值:《次李韵》作为宋代诗词的代表作之一,不仅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也展示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人文风貌。它不仅是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文献,也为后世提供了了解宋代社会生活和文化氛围的重要窗口。

《次李韵》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才情和情感,还能深入理解宋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