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危致命欲时清,万里祈通两国情。
尝尽艰难徒自苦,著成纪咏待谁明。
瑶琴漫鼓思归引,玉笛休吹逐舞声。
摇夜肯来同晤语,消忧岂待赐宣城。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写诗人在异邦遭遇困境时,仍不放弃报效国家的理想。

“次李韵”是说诗的体裁。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诗人。他的作品往往以绮丽的文辞、深婉的感情,描写闺阁生活,抒发身世之感,风格幽怨悱恻,被称为“诗家夫子房”,“无色可作之花”。他的《锦瑟》诗中有“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句子。

第一句“见危致命欲时清”,意为:看到国家的危急,献上忠诚的意愿,想要使天下清明。

第二句“万里祈通两国情”,意为:希望远方的亲人能够理解自己的心意,两国能够友好相处。

第三句“尝尽艰难徒自苦”,意为:经历了种种困难和磨难,自己却感到痛苦和悲伤。

第四句“著成纪咏待谁明”,意为:我写了这些纪实性的诗歌,希望能够让世人明了真相。

第五句“瑶琴漫鼓思归引”,意为:我弹起了瑶琴,想弹奏出思念故乡的曲子。

第六句“玉笛休吹逐舞声”,意为:不要让玉笛的声音伴随着舞蹈的节奏而飘散。

第七句“摇夜肯来同晤语”,意为:夜晚的时候,愿意与友人见面交谈。

第八句“消忧岂待赐宣城”,意为:我的忧愁难道要等到朝廷赐予我宣城的官职才能消解吗?

本诗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以及报效祖国的决心。

【答案】

次李韵

见危致命欲时清,

万里祈通两国情。

尝尽艰难徒自苦,

著成纪咏待谁明。

瑶琴漫鼓思归引,

玉笛休吹逐舞声。

摇夜肯来同晤语,

消忧岂待赐宣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