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席上赠瞻明

修竹拂疏棂,淡月侵凉榭。
四畔青山进好风,金鸭香煤灺。
宝唾粲珠玑,长袖飘兰麝。
莫问更楼夜若何,且结高阳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卜算子·席上赠瞻明》是一首出自宋代诗人洪适的古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作者与作品背景
  • 作者简介:洪适(约1098年—1154年),字景伯,号夷白山泽居士,南宋时期的官员和文学家。他的诗歌多反映个人的生活感受和政治抱负,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的政治环境复杂,文人常常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志向。洪适在席间赠诗给朋友,可能带有某种政治寓意或友情的寄托。席上赠诗是一种常见的社交活动,通过诗文交流感情,增进友谊。诗中“高阳社”一词,可能暗示了诗人对于志同道合者的向往和追求。
  1. 诗句解析
  • 修竹拂疏棂:描述的是一幅宁静的画面,修长的竹子轻轻拂过窗棂,给人一种清凉和舒适的感觉。修竹象征着高洁的品格和清雅的气质。
  • 淡月侵凉榭:月亮的光芒透过窗户,洒在凉亭上,增添了一份静谧与幽美。这里的“侵”字用得十分传神,描绘了月光如水般静静地浸润着空间,让人感受到夜晚的宁静与祥和。
  • 四畔青山进好风:四周的青山被微风吹动,形成了优美的风景线。这句诗不仅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赞美和向往。
  • 金鸭香煤灺:金鸭香炉中的熏香袅袅升起,散发出迷人的香气。这里使用了“灺”字,形容烟雾缭绕的样子,给人一种温暖而舒适的感受。
  • 宝唾粲珠玑,长袖飘兰麝:通过夸张的手法,形容宴会上的人们穿着华丽的衣服,举止优雅。这里的“珠玑”和“兰麝”都是珍贵的香料,代表着高贵和优雅。
  • 莫问更楼夜若何: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外界纷扰的超然态度,不关心更楼上的夜深人静,只想享受眼前的美好时光。这种超脱世俗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淡泊名利的心境。
  • 且结高阳社:表示诗人希望能够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参与某些高尚的活动。这里的“高阳社”是一个典故,指的是古代的一种高雅的社交团体,诗人通过这样的行为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同时也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诗人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
  • 语言优美:洪适的诗歌语言流畅、优美,充满了音乐性和节奏感。他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既有形式美,又富有内涵。
  • 情感真挚:洪适的诗歌不仅仅是对景物的描写,更是对内心情感的真实表达。诗人通过诗歌传达了自己的喜怒哀乐和人生体验,使读者能够产生共鸣。
  • 文化内涵丰富: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还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对古人生活方式的描述和借鉴,诗人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卜算子·席上赠瞻明》是南宋诗人洪适创作的一首表现性较强的古诗。通过欣赏这首作品,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同时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