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皇帝挽词 其七

圣学由天纵,煌煌翰墨场。
臣中羞瓘靖,户外立钟王。
飞动鸾窥藻,昭回斗避芒。
焕文瞻仰处,杰阁在西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洪刍的《高宗皇帝挽词 其七》是宋代诗人洪刍的作品。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作者介绍:洪刍,字驹父,号菊坡居士,北宋时期的诗人、文学评论家。他出生于洪州南昌,是洪朋的弟弟。在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中进士。

  2. 诗词原文
    圣学由天纵,煌煌翰墨场。臣中羞瓘靖,户外立钟王。
    飞动鸾窥藻,昭回斗避芒。焕文瞻仰处,杰阁在西厢。

  3. 诗句解析

  • 圣学由天纵:表达了对帝王圣学天赋的赞赏。
  • 煌煌翰墨场:翰墨场指文人聚集的地方,形容学术繁荣。
  • 臣中羞瓘靖:瑾靖可能是一个历史上著名的人物,表示即使是臣子也自愧不如。
  • 户外立钟王:钟王指古代贤人,表示尊敬和仰慕。
  • 飞动鸾窥藻:鸾代表高贵,藻指文章,形容文章高超。
  • 昭回斗避芒:斗可能指的是北斗七星,芒代表光芒,表示文章的光芒可以驱散黑暗。
  • 焕文瞻仰处:焕文指光彩照人的文章,瞻仰处表示人们仰望的地方。
  • 杰阁在西厢:杰阁可能是指一座雄伟的阁楼,西厢是古代的住宅区,表示这个地方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
  1. 诗歌鉴赏
  • 此诗通过赞美高宗皇帝的圣学天赋,展现了当时文人对帝王的崇敬之情。
  • 诗中的“煌煌翰墨场”和“臣中羞瓘靖”等句,体现了作者对文化和政治的深刻理解。
  • 通过对古代贤人的描写和对文章光芒的描述,表达了对文学成就的推崇和对知识价值的尊重。

洪刍的《高宗皇帝挽词 其七》不仅是一首赞美帝王的文学作品,也是宋代文人文化生活和价值观的具体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看到宋代文人如何通过文学来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以及个人的文化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