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陪陈使君游东禅寺 其一

晖晖丽日旆悠悠,千骑班春古寺幽。
篆破高青知野火,点残横绿掠沙鸥。
微行曲折如羊坂,乱石峥嵘似虎丘。
暮霭馀霞趣归兴,溪鱼林鸟自迟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又陪陈使君游东禅寺 其一》是宋朝诗人洪刍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作描绘了作者陪同陈使君游览东禅寺时所见的景色,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古朴的自然之中。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洪刍,字才甫,号耕隐,北宋末年的著名文学家。他的作品多反映出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历史的独到见解。
  2. 诗歌原文:《又陪陈使君游东禅寺·其一》全文如下:“晖晖丽日旆悠悠,千骑班春古寺幽。篆破高青知野火,点残横绿掠沙鸥。微行曲折如羊坂,乱石峥嵘似虎丘。暮霭馀霞趣归兴,溪鱼林鸟自迟留。”
  3. 诗歌赏析:这首诗中,洪刍运用了许多优美的词汇和形象的比喻来描绘景物。诗中“晖晖丽日旆悠悠”形容阳光明媚,旗帜在空中飘扬;“千骑班春古寺幽”则描绘了春天时节,千骑士兵在古寺中行进的景象。此外,诗中还通过“篆破高青”和“点残横绿”这些细节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色彩变化和生机勃发的状态,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自然之中。
  4. 写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末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洪刍以山水自然为题材,抒发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这首诗也是洪刍个人品格的体现,他以淡泊名利的态度面对世事变迁,寄情于山水之间,体现了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可以看出洪刍的《又陪陈使君游东禅寺 其一》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与哲思的佳作,更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它不仅展示了宋代的文化特色,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