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戎板屋诗所录,瓯闽万里同风俗,风吟日暴雨所沐。
巧匠引绳如解玉,溪民得之亟乘屋。
既轻且坚尺度足,可怜童我南山木。
君不见曹瞒邺下铜雀台,陶土作瓦何壮哉。
台倾基平瓦尚在,凿为大研奇且瑰。
君不见黄州使君夸竹楼,剖竹俯仰相绸缪。
琮琤最宜雨中听,击考有类鸣琳球。
铜雀幺么何足摹,箨龙燥轻易焚如。
不如杉屋寿且姝,风雨不动何渠渠。
嗟予抱衅谪蛮夷,如人体瑰欣解衣。
数椽破屋亦不恶,仰见星宿相参差。
鸱鸮作室庇风雨,鹪鹩巢林安一枝。
凌云大厦鬼所窥,衡门之下可栖迟。
板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板屋》并非文学作品,而是描述板屋村的一个具体地理名称。板屋村位于地势低洼的地区,这里的居民以经营商业为主。由于频繁的潮水涨落,村民们在河边搭建了简易的木板房进行暂时居住。这些木板房因地形和气候特点而得名“板屋”。
《板屋》这个名称反映了该地区特有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板屋村因其地理位置而具有特殊的地理特征,这种独特的地貌和气候条件造就了板屋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板屋不仅是一种居住方式,也成为了当地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承载了人们对家乡的记忆和情感。
《板屋》是描述一个特定地区的地理名称,而非文学作品。它代表了板屋村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是研究该地区民俗和历史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