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登滕王阁作

朱帘翠幕无处所,抖擞凝尘户牖开。
万里烟云浑在眼,九秋风露独登台。
西江波浪连天去,北斗星辰抱栋回。
独佩一瓢供胜事,恨无陶谢与俱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梦登滕王阁作》是宋代诗人洪朋的作品。这首诗以其精湛的工艺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佳作,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也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与文人心态。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洪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其生平事迹不详。洪朋的诗作在当时及后世都有较高的评价,被认为是宋代诗词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诗风清新俊逸,善于捕捉自然景观中的情感与意境。
  • 创作背景:《梦登滕王阁作》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个人的游历经历有关。滕王阁位于今江西南昌,是一处历史悠久的建筑,历史上多次被毁重建,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洪朋可能因游览该地而激发了创作灵感,写下了这首充满豪放之气的七言律诗。
  1. 诗歌原文及其解析
  • 原文:朱帘翠幕无处所,抖擞凝尘户牖开。 万里烟云浑在眼,九秋风露独登台。 西江波浪连天去,北斗星辰抱栋回。 独佩一瓢供胜事,恨无陶谢与俱来。
  • 解析:这首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采用七言律诗的形式,体现了宋诗的典型特征。首两句描写滕王阁内外的华丽景象,朱红色的帘幕和翠绿的帷幕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但在这繁华之中,诗人却感到了一种莫名的寂寥与空虚,“抖擞凝尘”四字形象地描绘了这种心境的变化。后两句则转向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万里烟云、九秋风露等意象,展现了滕王阁周边壮丽的自然景色,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豪情壮志。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一种遗憾之情,诗人希望能有更多像陶渊明和谢灵运这样的文人墨客陪伴他欣赏这美景,遗憾的是他们并不在这里。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中大量使用了自然景物作为意象,如“万里烟云”、“九秋风露”等,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也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心境。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1. 历史影响
  • 文学价值:作为宋代的一首优秀七言律诗,《梦登滕王阁作》不仅展示了洪朋的诗歌才华,也为研究宋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 文化意义:滕王阁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胜,其背后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价值。洪朋的诗歌作品与滕王阁的历史背景相结合,为人们了解宋代的文化风貌提供了一扇窗口。

《梦登滕王阁作》不仅是一首艺术价值极高的诗歌,也是了解宋代文化、历史的重要文献。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读者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次美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