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师川偶行

伊昔袁陟居,只今徐郎宅。
少作与渠双,老气想君只。
兹理亦何有,订之在今昔。
吾庐城北头,捷径实咫尺。
欻思论五字,聊复访三益。
高寻风雅源,洞入屈宋域。
波澜到苏李,光焰及元白。
自来磊落人,闻见资博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师川偶行》:山水间的诗意漫步

在宋代,洪朋的《过师川偶行》犹如一幅流动的水墨画卷,将我带到了那个遥远而又熟悉的时代。诗中流淌的是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

洪朋以简洁而富有力量的文字,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自然景观。从伊昔袁陟居,到只今徐郎宅,从少作与渠双,到老气想君只,每一个场景都像是一帧帧精心拍摄的照片,让人仿佛置身其间,感受到大自然的韵律和生命的流转。

诗中的“兹理亦何有,订之在今昔”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他不仅赞美了眼前的自然风光,更是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一种超越时间限制的美和永恒的真理。

洪朋在诗中还巧妙地引用了风雅源和屈宋域,这不仅显示了他深厚的文学素养,也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通过对古典诗词的学习与借鉴,洪朋展现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

《过师川偶行》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世界的诗歌,更是一部展示宋代文人风骨和文化自信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