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东南云,风吹西北度。
时不与人谋,飘转无定处。
如何红尘中,欻此君子遇。
高标鸢戾天,能事豹隐雾。
暴谑中酒前,了不与物迕。
吾尝期若人,胸次贮风露。
向来赏我诗,但坐日云暮。
识君已恨晚,见君又不屡。
今晨眼忽开,贻我河梁句。
正声久不嗣,斯文谐韶濩。
吹嘘君过矣,岂不爱我故。
城南逸少孙,软语可与晤。
闭门谢俗子,著书无窘步。
小园花气深,客醉不得去。
寻盟出无舆,风沙莽回互。
和答陈明信兼简王立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答陈明信兼简王立之》是宋代著名诗人洪朋的一首诗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友情和对其才华的高度赞赏。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 作者介绍:
- 洪朋是宋朝人,字龟父,是黄庭坚的外甥。他两举进士不第,一生布衣,工诗善文,有“四洪”之称。他的诗歌作品在当时及后来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 洪朋的一生颇为坎坷,但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这也正是他能在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原因。
诗歌原文:
我如东南云,风吹西北度。时不与人谋,飘转无定处。如何红尘中,欻此君子遇。高标鸢戾天,能事豹隐雾。暴谑中酒前,了不与物迕。吾尝期若人,胸次贮风露。向来赏我诗,但坐日云暮。识君已恨晚,见君又不屡。今晨眼忽开,贻我河梁句。正声久不嗣,斯文谐韶濩。吹嘘君过矣,岂不爱我故。城南逸少孙,软语可与晤。闭门谢俗子,著书无窘步。小园花气深,客醉不得去。寻盟出无舆,风沙莽回互。诗句解析:
- “我如东南云,风吹西北度”:这里通过比喻,形象地描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东南云象征着漂泊不定,西北度则意味着不断前进。
- “时不与人谋,飘转无定处”: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命运的无奈和生活的艰辛,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这种境遇的接受和适应。
- “如何红尘中,欻此君子遇”: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遇到如此知己的感慨,也体现了他们对彼此之间深厚友谊的珍视。
- “高标鸢戾天,能事豹隐雾”:这里的“高标”指的是高尚的志向或标准,“鸢戾”则是形容人的性格或行为方式,“豹隐雾”则是指隐藏于雾中的豹子,暗示着诗人在困境中仍保持自己的高洁品质和独立精神。
- “暴谑中酒前,了不与物忤”:这里的“暴谑”可能是指某种轻浮的行为,但在酒面前则显得洒脱自如,不受外界干扰。
- “吾尝期若人,胸次贮风露”: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期待和信任,他们的友谊如同心中的风露一般珍贵和纯净。
- 艺术特色:
-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来抒发情感和表达思想。
- 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自然界的景象,也有社会人物的形象,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 整体来看,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文学修养和才情,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
《和答陈明信兼简王立之》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世界的诗歌,也是一部反映宋代文化风貌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诗歌的特点和魅力,以及诗人对于人生、社会和自然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