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常祖命二首 其一

著书不得自名家,卷里蝇头散眼花。
未用一杯张翰酒,正须七碗玉川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常祖命二首·其一》是一首宋代诗词,出自祝简所著的《和常祖命二首》。该诗表达了作者对学术创作的自我定位以及生活态度的深刻感悟。以下是对该诗词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祝简(生卒年不详),字子野,南宋诗人。其生平事迹不详,但据诗文内容推测,他可能是一位有志于文学创作、崇尚自然与简朴生活的隐逸之士。他的诗歌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在宋诗中占有一席之地,被后人广泛传颂。
  1. 原文节选及译文
  • 原文节选:“著书不得自名家,卷里蝇头散眼花。”这句话反映了祝简对自己作品的一种谦逊态度,他认为自己的学问不应局限于个人成就,而应致力于广泛的传播和交流。
  • 译文:“著书不得自名家,卷里蝇头散眼花。”这一句直译为“著书不得自名家,卷里蝇头散眼花”,意指著书立说时,不必过分关注个人名声或地位,书籍的价值在于传递知识,而非仅仅为了个人的荣耀。
  1. 诗句解析
  • 诗句中的“苍蝇头”形象地描绘了书籍中细小的文字,暗喻着学识的积累如同细雨般润物无声,需要长时间的沉淀和积累才能显现出其深远的影响。
  • “卷里蝇头散眼花”不仅形容了文字的微小和分散,还隐含了对知识探索的不懈追求和对复杂现象的细致观察。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对知识和真理不断探索的渴望。

祝简的《和常祖命二首·其一》不仅是对个人学术研究态度的写照,也是对当时社会文人心态的真实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思想感情以及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贡献。

相关推荐